出品 | 子弹财经 澳门资料大全正版资料2024年免费
作者 | 李斌
编辑 | 胡芳洁
美编 | 邢静
审核 | 颂文
今年国庆期间,在北京金地广场的全棉时代门店里,一包卫生巾标价约22元,比市场主流品牌七度空间高出不少。店员热情推荐:“现在十一期间有优惠活动五件六折,这种折扣不常见。”
而全棉时代背后的母公司稳健医疗,正凭借这一消费板块的快速扩张,试图摆脱传统医用敷料业务的增长瓶颈。
2025年上半年,稳健医疗交出营收52.96亿元、同比增长31.31%的成绩单,其中健康生活消费品业务(全棉时代品牌)贡献超六成收入,成为驱动增长的核心引擎。
然而,业绩狂奔的背后隐忧浮现。2025年上半年全棉时代线下门店平均店效下滑6.18%,而稳健医疗存货规模持续高企,2025年上半年公司存货达19.46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加4.93亿元,周转天数长达142天,与去年持平。
规模与效率的鲜明反差,正深刻拷问着全棉时代的狂奔模式。一方面,全棉时代通过全棉水刺无纺布专利技术构建品类壁垒,品类覆盖母婴、成人、家居等多场景需求;另一方面,门店快速扩张至近500家,却面临单店产出下滑与库存压力。
更深层的矛盾在于,全棉时代试图以全棉重塑消费习惯,讲出品牌溢价故事,但其高价策略在消费复苏缓慢的背景下遭遇挑战。消费者虽认可纯棉、健康、环保的品牌价值,却对价格敏感,品牌复购率因此受挫。
与此同时,稳健医疗通过消费品板块对冲医疗业务下滑,但期间费用率飙升至35.59%,公司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。
全棉时代的故事,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精彩。
1、走高端路线,全棉时代撑起增长引擎
全棉时代的诞生,源于母公司稳健医疗的一次技术危机。
2005年,曾多年从事医用纱布出口生意的稳健医疗,遭遇了产品质量危机——纱布易掉线,引发客户投诉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创始人李建全带领团队研发了全棉水刺无纺布技术,既保持了棉的柔软,又解决了掉絮问题。
然而,稳健医疗在2007年开始批量投产这一技术时,才发现当时无纺布技术尚未进入欧盟认证标准,因此无法进入海外医疗市场。因此,当时主做出口生意的李建全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内。
2009年,全棉时代应势而生,稳健医疗业务从医用领域拓展至消费市场。
全棉时代率先推出的纯棉柔巾,由于解决了传统毛巾易滋生细菌、纸巾屑多的问题,再加上精准切中了消费升级的需求一炮而红。
(图 / 全棉时代官方微信公众号)
如今,全棉时代已从单一的棉柔巾产品,拓展至卫生巾、婴童服饰、成人服装等多条产品线。财务数据显示,2024年,健康生活消费品业务贡献了稳健医疗56.49%的收入。
2025年上半年,相关核心品类继续贡献稳定收入:干湿棉柔巾8.13亿元,卫生巾5.33亿元,婴童服饰及用品4.65亿元,成人服饰5.21亿元,以上业务分别贡献公司营收的15%、10%、9%及10%。
值得注意的是,全棉时代产品的定价普遍高于市场同类产品。
以品牌天猫旗舰店为例,全棉时代一次性悬挂式洗脸棉柔巾售价69.9元/300抽,而心相印同类产品则49.8元/360抽;全棉时代奈丝公主纯棉医护级卫生巾日用护垫44.9元/62片,七度空间同类产品35.85元/79片。
高价策略之下,全棉时代产品毛利率远高于同行。2025年上半年,全棉时代实现毛利率为58.6%,远高于心相印、七度空间母公司恒安国际毛利率32.3%。其中,全棉时代纸巾产品与卫生巾产品毛利率分别为50.25%与68.3%,同样高于后者对应类别产品的毛利率21.9%、51.3%。
对应地,全棉时代也通过开设线下门店强化品牌的全棉、健康、高端品牌形象。「子弹财经」走访的北京金地广场全棉时代店,就开在地下一层靠近商场扶梯处,该门店在门口核心位置陈列了婴童及成人服饰,其次是棉柔巾与卫生巾,最后是家居用品等。
但种种数据表明,在消费复苏缓慢的背景下,高端策略能否持续获得消费者买单,仍需市场检验。
2、老本行医用业务承压,转型消费品谋出路
全棉时代的激进扩张,映射出母公司稳健医疗的战略转型。
(图 / 稳健医疗2020年年度报告(左侧为2020年收入及占总收入比例,右侧为2019年数据))
稳健医疗起家于1991年的医用敷料业务,主要生产传统伤口护理与包扎产品、高端伤口敷料、手术室耗材等医用产品。2020年疫情期间,公司感染防护产品营收高达70.12亿元,同比翻了46倍,一举成为业绩增长主力。
然而,随着疫情结束,相关需求大幅萎缩。
到2024年,稳健医疗曾经的现金牛业务收入从70.12亿元缩减至3.54亿元。与此同时,传统医用耗材产品业务虽部分保持增长,但增速也相对缓慢,难以抵消感染防护产品收入的锐减。
面对增长瓶颈,稳健医疗加速向消费品领域转型。
财务数据显示,2022年至2024年,公司总营收从113.51亿元降至89.78亿元,但健康生活消费品的占比不断提升。
稳健医疗的转型通过多渠道推进消费品牌全棉时代的拓展:2025年上半年,全棉时代电商收入达17.08亿元,线下门店收入7.24亿元。
此外,稳健医疗还通过并购加速海外布局。2024年,公司收购美国高端敷料品牌GRI,强化海外产能和渠道。此举也带动公司境外收入从2023年的15.44亿元,增长至2024年的21.31亿元,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达到15.37亿元。
然而,转型并非一帆风顺。尽管稳健医疗的营收规模有所回升,但盈利能力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。
(图 / 2025年上半年财报)
一方面,稳健医疗业务从以医用耗材为主转型到消费品为主,公司销售费用持续走高;另一方面,大手笔收购也伴随着高额整合成本,导致公司管理费用屡创新高。
(图 / choice金融终端)
2025年上半年,稳健医疗期间费用占营收比高达35.59%,净利率降至9.78%,已连续五年同比下滑,不及2020年净利润率30.4%的三分之一。
对此,稳健医疗回复称:“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的短期上升,核心原因是并购GRI等标的后,投后整合产生的一次性成本,以及为支撑全球布局的阶段性投入,这是企业在全球化扩张中短期投入换长期价值的合理过程。”
公司还表示,已建立短期控成本、长期提效益的双重机制,随着整合深入,并购带来的成本将逐渐稀释。
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除了后方费用问题外,稳健医疗前端开拓市场的效率也在逐渐下滑。
3、规模扩张下的效率考题:店效下滑、存货高企
稳健医疗的激进扩张策略,已经侵蚀了公司整体的运营效率。尤其是公司增长引擎全棉时代,其盈利能力在线上、线下渠道均受限。
线上,全棉时代电商渠道收入虽从2022年的25.5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0.7亿元,但线上渠道费用不容小觑。数据显示,全棉时代线下渠道毛利率65.91%,比线上渠道51.55%高出14.5个百分点;
因此,近两年全棉时代门店持续扩张,三年新开出221家门店,截至2025年6月30日,全棉时代共有484家实体门店,其中直营店380家、加盟店104家。
然而,数据显示全棉时代运营效率正在被线下拓店所摊薄。2025年上半年,全棉时代已开业超过12个月、不同面积直营门店的平均店效都出现了下滑,平均店效整体下滑6.18%。
(图 / 稳健医疗2025年上半年财报)
对此,稳健医疗回应称:“全棉时代店效短期波动,源于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叠加,疫情后消费者购物习惯发生显著变化,线下客流向线上转移的趋势仍在延续。”
渠道对齐消费者偏好需要时间,但问题却迎面而来——线上流量费用趋贵、线下用户逐步流失,稳健医疗卖货效率越来越低,对应公司存货水平持续高企。
2025年上半年,公司存货19.46亿元,存货周转天数142天。如果按照主要收入贡献来确定竞品企业,那么相较于恒安国际(93天),稳健医疗这一周转效率明显偏低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较高的存货水平也带来了跌价风险。截至2025年6月30日,公司存货跌价余额为2.19亿元,显示部分商品可能存在滞销风险。
稳健医疗正处于用规模换市场的关键阶段。无论是收购GRI强化海外产能,还是全棉时代加大线下开店力度,都显示出公司对市场份额的追求。然而,效率指标的回落也给公司扩张模式敲响警钟:如果店效持续下滑、存货周转放缓、费用控制不力,高速扩张反而可能成为负担。
尤其是在消费复苏缓慢、医疗集采政策持续的背景下,公司能否在扩张中保持稳健运营,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关键考验。如何提升单店产出、优化库存结构、控制并购整合成本,是管理层必须直面的问题。否则,规模越大,风险越高。 澳门六开奖结果2024开奖记录查询
*文中题图来自:摄图网,基于VRF协议。